发布日期: 2024.10.11
近日,以“减污降碳协同 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科学咖啡馆·杭州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成果发布活动举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雷宇,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浙江省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杭州市科协、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领导、负责人出席活动。
一本蓝皮书
《杭州市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蓝皮书(2024年)》发布
在此次发布活动的现场,由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多家单位联合编纂,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的《杭州市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蓝皮书(2024年)》正式发布。雷宇对蓝皮书进行介绍。
该书围绕杭州市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方面的实践探索,从试点背景、融合清单核算、顶层设计、多层次实践、政策机制创新及未来工作展望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个清单
推出杭州市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
杭州市利用“数字之城”的优势,通过共建共享机制,高效收集跨部门数据。以减污降碳协同试点为总抓手,以多表合一、生态智卫等多套污染源数据库为基础,多源头收集梳理需求数据,充分调动各部门数据归集的积极性,形成了符合杭州实际、体现杭州特色的本地化数据库。
同时,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多部门组织开展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杭州市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正式发布。
本次融合排放清单对杭州市主要6大排放源、10项大气污染物和4项温室气体进行核算。清单指出杭州市碳污排放重点集中于电力热力、水泥熟料、化工等工业行业和机动车等道路移动源排放上,空间上则重点集中于钱塘、萧山、建德、富阳和主城区等地。排放融合清单的编制将助力杭州探索针对性管控措施,协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生产方式转变,全面实施减污降碳,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及空气质量改善。
构建温室气体监测体系
后亚运时代,绿色办赛经验得到全国推广
2021年9月,杭州市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碳监测评估综合试点城市,为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充分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全面布局,搭建起“6+1”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开展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探索建立自上而下的多模式碳排放量反演方法,初步构建业务化运行的碳监测评估试点网络,并于深化试点阶段持续优化完善。
活动中,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领导联合发布《浙江省大型赛事活动绿色低碳运营指南》,浙江省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介绍。创新数字化碳中和管理平台、绿电赋能大型赛事活动、全民绿色行动体系等工作机制,也都为其他大型赛事碳中和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杭州亚运经验”正在不断走向全国。
发布会结束后,杭州市能源相关领域的重点企业代表、第三方碳认证服务机构代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为主题进行了多方座谈。
本期科学咖啡馆·杭州市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成果发布活动由杭州市科协、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杭州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办,线上直播观看达13.6万人次。(杭州市科协)
浙江省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