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2.11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科协聚焦科创后备人才培养难题,优化选才机制、构建开放场景、补强师资力量,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潜质优秀学生,为科创发展输送后备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浙江院士科普基地学校3所,7名学生荣获全国宋庆龄发明奖,16支队伍获得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一是以贯通式教学破解“选才难”。深化院校合作,聚焦各学段学生能力不平衡情况,发挥优秀学员遴选机制优势,创新实施小英才、未来家行动,从全市127家科普教育基地中,布点市级科教融合试点学校建设,形成科教融合领航学校9个、示范学校16个、试点学校23个,推动“英才计划”各学段贯通衔接。通过项目化学习、一体化实践,与高校教师建立“导师-辅导员”“导师-学生”“辅导员-学生”三位一体青少年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二是以开放式课堂破解“资源紧”。依托各类科研院所实验室常态化开放机制,推动高校、科技馆、社区等单位与中小学校结对合作共享,建立导师制联合培养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为青少年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嘉兴市已累计构建175个科研实践基地,设立包括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应用酶学重点实验室等8个重点开放实验室。
三是以柔性化引才破解“师资缺”。强化青少年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依托“引进+培育”“专职+兼职”队伍建设机制,建立由外籍院士、高校教授、企业专家组成的“英才计划”导师队伍。创新实施“名师到嘉”行动,围绕人才生态、引才渠道、培养建设工作,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奖补力度、搭建引才平台,累计引进中小学名校长、名师88名,高校引进C类以上高层次人才74名,进一步夯实多层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师资力量基础。(嘉兴市科协)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