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2.07
12月1日,由山西省科协主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支持,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山西省第十届科技•人才•创新论坛在太原召开。
会议发布了山西省第二次科技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以“山西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分析2023——兼太原创新生态比较分析”为题,分析了山西省的整体创新能力。他表示,过去10年,山西省创新实力总体稳中有升。基于黄河流域的视角,山西省要从抓住新兴技术革命机遇破解资源依赖、释放创业活力,促进本地知识流动、重组、创新以及嵌入发达地区创新网络等三个维度打造区域产业创新网络与生态系统。他建议山西省应鼓励企业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融入三大国际科创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共建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提升创新能力、助推山西发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以”ChatGpt带来的思考——科技创新与数字治理“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AI大模型的概况、ChatGpt的发展历程、技术特征及ChatGpt和AI大模型的产业化前景,探讨了在全球发展与竞争格局中大模型的战略意义及风险挑战。他表示,大模型产业生态分工必须从基础层、中间层到应用层、环境层协同运作才能起作用。基础层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力推进基础大模型研发;中间层要攻坚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差异化竞争以实现“换道超车”;应用层要注重“通用+行业+企业+任务”等多元混合模型协同并进,助力产业实践落地;环境层要共建共享算力与数据基础设施,打造创新与监管并重的生态环境。他认为,山西省应努力跟踪AI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在沙龙对话环节,专家们分别围绕碳纤维产业创新发展的心路历程,山西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育以及从智车之城打造谈L4级无人驾驶汽车的创新发展之路交流对话。大家一致认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研开发、离不开人才培养、离不开场景应用,要努力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为山西省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2023年山西省“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优秀活动单位和特色活动单位、2022年“创响山西”系列推选活动获奖个人、团队、单位和产品(项目)颁奖仪式。
来自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科协、企业(高校、园区)科协相关负责人、山西省科协智库专家、山西省科协调研课题负责人、全国和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工作人员、省科协智库试点单位工作人员、论坛论文作者及各科研院所、高校相关人员、科技型企业家、创客及获奖代表等约300人参加论坛。
山西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