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5.22
5月17日,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上海科学会堂开幕。本届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科技馆等十五家单位共同主办,上海科技报社、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等五家单位共同承办。
本届大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自3月18日启动报名以来,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市700余所中小学5000余名参赛选手正式提交的参赛作品4200余件(含团队作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等领域的近500位专家组成评审团队,通过参赛学生随机分组、专家随机分组、作品组与专家组随机配对的“三随机”机制,完成作品初评工作。经层层筛选,最终近400件科创作品及100余幅科幻画作品入围现场活动,角逐大赛等第奖。
5月17日举行的现场活动为作品问辩环节,5月25日还将进行动手实践考察、创新素养和综合素养考察。大赛将从这些参赛学生中择优推荐5位优秀选手,代表上海参加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除大赛设立的大赛奖外,本届大赛还有53家单位设立了专项奖。
在板块设置方面,本届大赛设“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示”两大板块。其中,科技创新竞赛板块涵盖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工程学、环境科学7个学科,根据年龄分层,按12岁至14岁的低年龄组和15岁至17岁的高年龄组两个组别进行。
在评价机制方面,本届大赛的线上初审阶段除进行资格审查、原创和伦理审查、作品初评环节外,还增加了线上问辩环节。现场活动阶段设置了“作品现场问辩、动手实践考察、科学素质和创新素养考察”三维考核体系,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实践、团队协作、领导力、知识应用、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等能力。
在赛事组织管理上,本届大赛制定了《大赛实施方案》,成立了专家、评审、监督、科学道德与伦理审查四个工作委员会,并修订了《专项奖管理办法》。通过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彰显赛事公信力,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环境,确保大赛顺利进行。
上海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