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9.28
9月16日,2025北京中外科技馆馆长学术交流对话会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本次对话会以“AI时代的科技馆”为主题,汇聚来自国内外12家科技场馆及相关机构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科技馆的创新路径与发展前景。
会上,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秘书处总干事苏国民出席并致辞,向参会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第一场高端对话由泰国国家科技馆副馆长、亚太科技中心协会(ASPAC)副主席盖尼加·陈主持。安徽省科学技术馆馆长方波就建成中国首个数字孪生科技馆、建成安徽省科技馆专属“智能体”、打造人工智能的特色科普展览和流动展览、开展系列人工智能科学教育活动、建立人工智能智慧运营系统等五方面进行介绍。哈西德佩大学(土耳其)教授、研究与创新协调委员会副主席,哈西德佩科学中心首席执行官STEM与创客节/博览会总监居尔特金·查克马克奇指出,AI正重塑科学传播的本质框架。科萨纳古希腊科技博物馆(希腊)联合创始人兼展览总监帕纳约蒂斯·科萨纳阐述科萨纳博物馆通过考古发现揭示古希腊技术的超前性。墨尔本大学科学画廊馆长瑞安·杰弗里斯则带来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实践见解。
第二场高端对话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李响主持。泰国国家科技馆副馆长、亚太科技中心协会(ASPAC)副主席盖尼加·陈表示,科技馆的核心使命始终是培养科学素养。天津科学技术馆馆长朱大为介绍了AI赋能科技馆转型的三维路径。格罗布尼克之城——创造力与科学传播中心(克罗地亚)总经理克雷希米尔·查尼奇则围绕人类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展开介绍。甘肃科技馆馆长、甘肃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赵金惠介绍了AI赋能科技馆的实践路径。
第三场高端对话由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袁正主持。特隆赫姆科学中心(挪威)首席执行官奥希尔德·阿德森介绍特隆赫姆科学中心计划2030年打造AI时代新馆,将二战防空洞改造为展地,为历史空间赋予新价值。山东省科技馆馆长王晶探讨AI时代科技馆是科技与生活的桥梁,推动自身智能化发展。英加雷物理合作社(伊朗)首席执行官、马什哈德菲尔多西大学英加里亚姆天文馆馆长穆罕默德·哈迪·塔巴塔巴伊·亚兹迪,分享了在外部环境限制下,AI重构其科普工作的实践经验。浙江省科技馆馆长赵国治提出AI正根本性变革科普生态与行业生态,浙江省科技馆已与企业合作创新展陈、开发虚拟内容,发起AI科普集群行动。
2025北京中外科技馆馆长学术交流对话会是今年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的重点活动内容。其间,还举办了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年会暨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国际科教展、国际专家讲座、国际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坊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北京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