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造绿色未来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发布《上海宣言》

发布日期: 2025.10.21

人民政协网10月21日电(记者 王硕)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于2025年10月12日至17日在上海举行。大会以“工程塑造绿色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国际工程界深度交流合作的平台。来自60多个国家的工程界同仁齐聚一堂,协商并一致通过《上海宣言》。

《上海宣言》明确承诺,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深度协作,倾注工程之力,加速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未来契约》及《数字契约》”,让工程科技这一关键驱动力,引领破解发展困局,释放全球增长新动能。

《上海宣言》的发布标志着国际工程界正式做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将成为工程技术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的新起点。

从良渚水利到三峡大坝,从跨大陆铁路到高速铁路网,从金字塔到国际空间站……工程作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和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始终回应着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

《上海宣言》为工程界划定了“工程绿色转型、创新解决方案、工程能力建设、全球伙伴关系”四大行动方向。

其中,工程绿色转型作为核心目标,以三大方向为实践准则:将加强生态系统承载力作为工程实践的刚性约束,加速全经济范围的减排,守护陆海生物多样性,守护人类生存的自然家园;将提升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工程实践的首要责任,加速建设韧性城市、社区和基础设施,催化产业创新与体面劳动,构建更加包容普惠的和谐社会;将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权作为工程实践的根本目标,加速消除贫困和健康隐患,确保粮食、清洁水、可负担能源的公平供给,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

创新解决方案是发展的关键引擎,其重点推进三大创新路径:以负责任的态度不断突破技术的前沿,推动数字、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加速驱动社会跃迁;以本土智慧激发创新,从土地、人群和文化中催生出富有创新性和生命力的解决方案;善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利用自然的生长与自我修复力量,筑牢生态安全和民生韧性。

工程能力建设作为内生动力,围绕三方面强化:将科技向善、全球视野、跨界创新能力深度融入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终身职业发展;推动工程师进入政策和决策核心,将工程智慧前置融入全球治理;打破性别和年龄壁垒,支持女性和青年工程师发展,营造包容环境,激发多元智慧贡献。

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与发展挑战,全球伙伴关系是发展的强大纽带。共建开放包容的全球工程合作生态,将重点开展五方面工作:积极推动开放获取、数据共享与最佳实践的全球高效流转;统筹技术创新与治理实践,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可靠应用,形成安全、可信、可控的发展生态;推动提高国际和国家工程技术标准的可互操作性,降低跨境服务成本;加速实现工程师资格的双边和多边互认,促进人才跨境流动;支持促进南北、南南及三方合作,力行经验互通与技术共济,以工程纽带紧密联结全球创新力量。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作为由中国科协统筹组织的2025年“开放合作月”活动重要内容之一,本次大会不仅是中国工程界与国际同行深度对话的平台,更标志着中国科协与WFEO的合作步入共筑全球工程能力新格局的关键阶段。

据了解,自1981年中国科协代表中国加入WFEO起,近年来,中国科协从最初的积极参与者,已成长为全球工程治理的重要引领者。

2019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WFEO全体大会上,该组织成立50年以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任主席,表明中国科技进步以及中国对世界科技发展所作的贡献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工程能力和影响力的肯定。当年,WFEO会同近200个工程组织,并由中国和非、亚、欧、美等40多个国家共同提出议案,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3月4日设立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

2023年,中国科协主持成立WFEO工程与环境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上海交通大学,为全球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