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好玩,在中国科技馆体验首个全国科普月的精彩

发布日期: 2025.09.08

9月1日,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正式启幕。作为主场活动地点之一,中国科技馆精心策划了系列精彩内容 —— 既有可感可触的互动体验,又有妙趣横生的科学展演,以 "好玩又好看" 的多元形式,生动展现科技成果科普化的创新实践,让公众得以近距离触摸前沿科技的温度与力量。

其中,“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创新成果展,集中呈现了来自30多个科研团队的智慧结晶以及中国科技馆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与科技企业共建科普实验室的科普成果,以可观看、可倾听、可互动的方式,推出了一批源自最新科技成果并首次亮相的“首台套”创新展品。首批9件展品已在中国科技馆南大厅正式对外开放,包括可穿戴电子织物、月球生命罐、对构齿轮、磁控4D打印及软体机器人等,涵盖智能生活、生命生存、深空探索和机器人仿生四大板块。

IMG_20250905_161303.jpg

“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创新成果展展区

此外,中国科技馆与朝阳区政府合作,将于9月19日起在奥森公园南门景观大道共同举办“全国科普月欢乐科学游园活动暨朝阳区科技文化生活节”,集中展出其余20余件创新展品。展览聚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设有“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和“智趣文化惠民”等展区。活动期间还将展出朝阳区的一批科创科普展品,并推出广受欢迎的“科普文创产品集市”等系列互动项目。

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技馆的另一大亮点为“筑梦星球—科学教育+”青少年实践活动。作为中国科技馆“科学方法特训营”的集中展示平台,该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成果展览与互动交流,展示科学方法特训营2025年活动成果,展现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传递科学思维与工程实践的融合魅力。“科学方法特训营”是中国科技馆2025年重磅打造的大型综合性科学教育活动,以“筑梦星球”为主题,以“建设具有一定真实功能的模拟外星科考站”为核心任务,采用“线上公开课+进校园指导+线下营地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方式,广泛联动科学家、工程师、教育专家、艺术家、科技教师等指导青少年开展科学探究和实践。

IMG_20250908_094122.jpg

“筑梦星球—科学教育+”青少年实践活动展区

9月16日至21日,中国科技馆西广场还将开展“广场科学大舞台”活动,将有全国十几家科技场馆来京演出,共同为公众呈现科普剧、科学实验、科学秀、科学音乐会等精彩演出内容。通过开放式的广场活动,以互动性、趣味性的演出吸引更多公众参与,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盛宴,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科普文化体验。  

此外,中国科技馆还将在9月19日-21日晚举办“科学之夜”活动,多维度、多层次展示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汇共生,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体验场景,主要包括《皮皮的火星梦Ⅱ——星际破界计划》沉浸式展厅互动剧本杀活动、科学创意嘉年华活动、科学电影展映等多项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今年全国科普月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协联合34家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共同部署开展。活动联动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体系、科技小院等各方力量,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构建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各类活动将持续1个月。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