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11.04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智驭未来:携手共筑智能制造新生态”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处长赵奉杰透露,近年来,我国推动智能制造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5万余家。
赵奉杰介绍,近年来,我国构建形成分级引领的智能工厂体系。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先进智能工厂七千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五百余家,并正在遴选建设首批领航级的智能工厂。“这些工厂在探索实践当中,形成了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生产全过程优化等新模式,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示范引领。”赵奉杰说。
同时,我国积极培育开放协同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赵奉杰提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应用市场,截至2024年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等支撑产业规模突破4.5万亿元。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关键装备技术持续突破,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众多跨国企业持续加大在华投入,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了开放包容、良性互动的产业格局。
此外,我国健全普惠专业的智能制造服务体系。赵奉杰指出,依托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开展了144场进园区的活动,为五千多家企业开展精准辅导。同时,我国不断完善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累计发布国家标准489项,支持140多家龙头企业探索构建企业标准群,有效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应用牵引,将智能工厂建设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推进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过程,供应链全环节的系统优化和全面提升。”赵奉杰表示,同时,突出系统创新,开展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重大战略研究,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等成组连线、集成创新,加快构建先进、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系统。(记者 吴叶凡)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