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中制团体标准体系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日期: 2025.10.10

9月29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中制团体标准体系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一线的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研讨活动由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武发德、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张增志担任执行主席,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冲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武英以“固态储氢材料研发及应用进展”为题,系统梳理了固态储氢材料的发展现状、差距与挑战,强调标准化衔接在新材料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研究员王蓬作“中国团体标准发展现状及标准化实践”报告,指出标准化在促进技术交流与融合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就我国如何加快推进“中制”标准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北京中城汇标准化技术院研究员张德保以“合格评定推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为题,介绍合格评定机制对标准落地实施的保障作用,强调其在规范行业发展、提升标准公信力中的关键价值。

自由发言环节,专家们围绕标准动态更新、国际对接、数据共享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行业实践发表见解。其中,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沈学静提出标准建设需兼顾前瞻性与实用性,既要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水平,吸收借鉴全球优秀经验,又要立足国内产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产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清华大学副教授于相龙提出要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搭建检验检测数据可信共享平台,实现“数据标准化、标准数据化”,在分级评价基础上推动实验室数据互认,提升标准应用效率与公信力。

大家一致认为,要突破标准体系布局不完善、与技术及产业发展不匹配等方面瓶颈,建立多部门协同、多学科交叉、多平台联动的一体化推进机制。要加强顶层政策引导与专项计划支持,通过构建自主的标准体系、建立权威的验证评价平台、加强统筹指导及多领域协调等措施,为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