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质学堂”第一期活动探寻“芯”的魅力|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发布日期: 2024.06.03

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由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浙江省科学传播中心、潮新闻、杭州市余杭区科协共同主办的“新质学堂”第一期活动,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科技爱好者们齐聚一堂,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一起探寻“芯”的魅力。

浙江省特级专家,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浙江省首批10名“科技型企业家”之一骆建军作为本期“科普讲师”,以“‘芯’路历程”为主题,详尽科普了新时代“芯”浪潮的新动向。

芯片为何难以制造?深耕微电子集成电路领域多年的骆建军,以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让参与活动的观众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了解到芯片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其实,芯片产业是一条“点石成金”之路。芯片的原料是石头,但经过人类的智慧和努力,石头也能转化成比黄金更贵的“高科技产品”,改变人类社会。骆建军表示,现在我们的生活高度依赖芯片,几乎所有便利、智能的科技成果背后,都有芯片的助力。但芯片的制作工艺又十分复杂和精密。“眼下,全球都在努力将芯片越做越小,但又需要将越来越多的电路和功能‘塞’在里面,技术难度不亚于宇宙飞船上月球。”骆建军打趣道。

如今,芯片已经成为了大国竞争的焦点。中国又该如何突围,加速打造“中国芯”?“这就需要我们科技型企业家的不断努力。”骆建军认为,当代的企业家不仅仅需要懂金融知识的企业家,也需要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家,能为一个产业提供引领,带动一整个产业的发展。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在线上参与了整场活动,他表示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普通老百姓、专家学者、科普工作者们都需要加快学习的步伐,“新质学堂”的开办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新质学堂”这一小小的学堂,能够对全社会发挥一些小小的作用,能够紧跟互联网、人工智能、芯片产业等新兴的产业平台,为浙江科普发展助力。

“新质学堂”选取每个月的最后一期开展科创混合分享。主办方将邀请各个行业的优秀科技型企业家为主讲嘉宾,以“科技创新+创业历程”为主线分享新质生产力、创新思维、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浙江省科普联合会)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