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6.06
编者按:
2024年4月28日,由中国科协、全国妇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20名女科学家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5个团队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10人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20年来,伴随越来越多杰出女科学家的美丽绽放,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培养、发现、举荐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科研领域“她力量”奏响向阳生长的新时代乐章。
20年春华秋实,20年美丽绽放。
从2004年成立伊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即秉持支持女性科研力量的初心,助推“女科事业”、赓续“女科队伍”、传播“女科精神”……伴随一代代科研“她力量”闪亮登场,越来越多杰出女科学家脱颖而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培养、发现、举荐优秀女科技工作者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到工程一线,从院所高校到企业医院,处处闪烁着女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展现着新时代新女性的亮丽风采和先锋力量……
“她力量”星光闪耀
“世界需要科学 科学需要女性。”在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奖颁奖现场,这句口号贯穿始终。
2004年,中国科协、全国妇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共同发起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以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激励她们继续从事科学事业,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鼓励引导更多的女性从事自然科学工作。
伴随越来越多的杰出女科学家百花齐放,该奖项也不断扩大表彰规模,从最初每届5名个人奖增加至10人。2022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名额又从10人提升至20人。
截至目前,已有204位女科技工作者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其中,有13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十人入选各类重大人才计划。在2023年新当选院士的6位女性中,包括李惠、颜宁、段慧玲、陈春英在内的4人曾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年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还支持中国智慧登上全球舞台,并以科学为纽带,为国际交流架起桥梁。在历届获奖人中,已有张弥曼、陈化兰、谢毅、任咏华、叶玉如、李方华、胡海岚、颜宁等8人摘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她力量”奏响新时代赞歌
“我们看到,今年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者中,有很多年轻的面孔,她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自信。”颁奖仪式上,主持人感叹道。
2014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首次开设并表彰“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致力于发现科研机构或高校中处在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科技工作者,悉心培养未来后备科研力量。2022年,该计划的评选人数由5人增至10人,进一步支持科研储备人才的发展。
在今年的入选者中,有面向经济主战场,在大数据、新能源等科研蓝海乘风破浪的青年精英;也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信息网络、智能控制等领域勇闯“无人区”的未来之星。助力传承科研精神、接好科学“这一棒”,是“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不变的初心。
为顺应科学研究和科学工程“大兵团”作战的发展趋势,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自第十七届起,增设5个团队奖项。团队奖旨在表彰由青年女性担任负责人、且主要成员为女性的科研团队,既彰显复合型女性科研人才及其女性领导力,又激发和鼓励跨领域间的团队合作与共创。
在今年的获奖团队中,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齐晓雪团队突破了大涵道比发动机研制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跨越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十七所成艳娟带领的飞行器控制团队从零开始,以多个“首次”填补了智能控制领域的技术空白,成为航天科研领域的耀眼明珠,充分体现了团队创新的魅力……
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托举女性智慧闪耀顶尖科学殿堂,科研领域向阳生长的“她力量”奏响新时代赞歌。
“她力量”柔肩担重任
在科研的广阔天地里,女科技工作者们以坚韧不拔的“她力量”书写着科研新篇章。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到田间地头,从横断山高寒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演变到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控,从飞机起落架到集成电路研究,她们的身影无处不在。谈及各自的研究领域时,她们的眼神中总是闪烁着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段巧红带领团队攻克蔬菜种植难题,让中国蔬菜研究实现“从1到100”;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范宣梅长期奔赴地质灾害一线,研发预警模型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塔里木油田的腐蚀勘察现场,女科技工作者们不畏艰难,坚守岗位,如“沙漠之花”一样倔强绽放;孟佳琳则致力于集成电路研究,守护国家科技安全,为我国芯片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尹乔之聚焦于飞机起落架,以求让每一次飞行都有完美的降落。
正如孟佳琳所说“有人认为女性是科研工作中的弱势群体,但我并没有感受到明显差异。这次参加颁奖活动让我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女科技工作者,她们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钦佩。”这些女科技工作者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心怀热忱,勇于探索未知的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每个人都能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她们以柔肩担重任,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社会也在积极创造对女性更为友好的科研环境,鼓励更多女性投身科研事业,助力更多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