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4.03
为推动科普资源精准下沉基层,新疆科技馆联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所辖市县科协共同开展2025年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技之春”科普基层行活动。通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与“科技专家下乡村”双轨模式,向当地群众输送可触可感的科技文化资源,推动前沿科学与实用技术融入乡村振兴实践。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开启科学探索之旅
4月1日上午,搭载智能机器狗、科普资源包和互动展品的大篷车,先后驶入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中心小学和波斯坦铁列克乡小学。这两所学校距离县城逾80公里,科普资源的稀缺让此次“科学探索之旅”成为孩子们人生中难忘的启蒙时刻。
“一张纸能承受多少重量?”在波斯坦铁列克乡小学的操场上,新疆科技馆辅导员以趣味问题开场。孩子们将纸张折叠成不同形状的桥梁模型,通过重量加载测试承重极限,直观感受结构力学的奥秘。
“原来改变形状能让纸张变得这么坚固!我以后要当工程师!”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阿依夏·买买提艾力在实验后兴奋地说道。与此同时,一座直径6.5米的移动球幕影院成为另一大亮点。这座“银色穹顶”内,360度环绕影像将《探月圆梦》科普影片投射在穹顶,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仰卧在充气垫上,沉浸式体验星际穿越的震撼。
科技专家下乡村: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在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阿合奇村和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马热加尼库木村,另一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同步展开。医疗、教育专家组成科普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点单式”科技帮扶。
科普母亲·“雪莲花”科普志愿者培训活动有序开展,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热杨古丽·艾海提的“新时代母亲课堂”,通过情景演示亲子沟通技巧,帮助农村妇女掌握儿童心理健康引导方法;克州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玉苏普江·赛提瓦力地聚焦“传染病的科学预防”,讲解结核病、肝炎防治要点,为大家普及健康知识;克州党校高级讲师古丽先·依思拉木开展“改革前后我国科技变化与发展”讲座,让村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发展的巨大力量。
三级联动显成效:构建科普长效机制
此次活动是新疆科技馆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三级科协的紧密联动,实现了科普资源的优化配置。
乌恰县科协党组书记任晓奎介绍说:“新疆科技馆调配优质展教资源,州级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县级科协负责需求对接和属地化服务,三方协同合作,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格局。”这种三级联动模式,不仅提升了科普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更为构建“资源集成化、服务精准化、活动常态化”的长效科普协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新疆科技馆将持续开展科普基层行活动,组织科普大篷车巡展、专家下乡服务等活动,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科普服务网络,为基层培养更多科技后备人才,让科普的种子在天山南北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通讯员 徐春满)
来源:石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