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组织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科协发组字〔2021〕55号)
制度类别:政策性指导意见 | 发文字号:科协发组字〔2021〕55号 |
制定机构: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 生效日期:2021年12月8日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和《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时期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旨在明确“十四五”时期科协系统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学会组织建设的工作遵循。
一、序言
“十三五”时期,科协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和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党的建设引领科协系统组织建设取得新成绩。五年来,各级科协领导机构组成人员的代表性、广泛性进一步增强,依章办会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学会党建和学会治理改革取得新突破,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学会决策、监督、执行的协同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推动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围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的组织创新取得新进展,资源下沉赋能基层的渠道更加畅通。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拓展,联系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规模不断提升。基层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稳步提升,科协系统工作阵地不断拓展壮大。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取得新成效,网上群众工作能力显著提升。科协系统党校建设稳步推进,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发现、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团结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十三五”组织建设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科协系统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显著增强,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干部保障。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要求科协系统进一步聚焦“六个哪里”,筑牢科技界自立自强、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对标党中央的要求,科协系统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是:科协组织覆盖尚存在盲区白地,学会学科布局有待拓展优化,部分基层组织发展活力不强,网上科协服务功能不完善,科协组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广度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对组织建设的研究和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思路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中国科协胜利召开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推进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科协组织强化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提出了新要求,对科协工作体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科协系统组织建设迎来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学会要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规律,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努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勇立新功。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加强党建带群建,切实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最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广泛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时代科协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带群建,始终把联系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作为组织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科协组织政治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
——坚持强化基层,健全科协工作体系。准确把握新时代科协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定位,注重接长手臂、扎根基层,按照“六个哪里”要求,分级分类推进组织建设,以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带动提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覆盖面和到达率。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和人才工作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注重大联合大协作,不断创新组织形态和工作方法,探索形式多样的“组织+业务+人才”工作模式,健全组织赋能机制,把各级科协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数字赋能,建好网上科协组织阵地。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强各级科协组织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线上线下融通建设网上科协组织,让科技工作者在网上能够找到科协组织、参加科协组织的活动,突出政治引领、业务驱动、组织链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建好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25年,科协系统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进一步强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日益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具体目标:
——健全完善科协工作体系实现新突破。科协系统党的建设进一步夯实。各级科协组织领导机构成员中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女性科技工作者代表的比例较“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提升,代表性、广泛性进一步增强。学会动态调整和更新机制基本形成,前沿新兴交叉等学科领域学会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地方科协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吸纳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的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达到6万人左右,推动新建一批基层学会和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网上科协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科技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拓展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的组织渠道取得新成效。
——广泛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达到新水平。科协系统全方位全链条发现、培养、服务、支持、激励、团结、集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和海外科技人才以及基层科技工作者的渠道进一步拓宽、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机制进一步健全、组织优势进一步彰显。表彰奖励品牌社会认可度和国际认可度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更加科学规范,科技人才信息库资源更加丰富、用户更加活跃。科协系统党校团结引领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线上线下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送我国科技工作者进入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取得新成绩,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
——培养锻造科协干部队伍取得新成效。中国科协对标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使命任务,始终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抓好干部培养“最先一公里”,走好“第一方阵”。科协系统干部选拔任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的选育管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机制更加优化,年龄梯次配备、专业优势互补、来源渠道广泛的干部队伍结构基本形成。干部素质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基层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干部能力素质和群众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
1.实施科协组织创新示范工程
(1)完善领导机构治理机制。贯彻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提升依章办会工作能力,健全发挥各级党组领导作用的工作机制。科学设置常务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健全代表委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工作机制,强化代表委员日常履职服务。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组织制度规范,推动构建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为根本,以各类组织工作条例、组织通则和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为支撑,具有较强示范性、科学性的科协组织制度体系。
(2)建设组织与业务融通的创新组织。发挥科技共同体、学术专业、组织网络等独特优势,探索组织与业务和人才融合发展模式,分类推进“科创中国”“科普中国”“智汇中国”组织建设。中国科协要健全完善“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青年百人会、“科创中国”联合体等示范性组织机构,探索跨界合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组织机制。建设“科普中国”智库、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等,打造具有权威影响力的科普工作共同体。全国学会要发挥决策咨询主体作用,建立完善决策咨询工作机构,地方科协要发挥决策咨询特色优势,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建设好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3)推进国际科技组织建设。各级科协组织和所属学会要发挥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的独特优势,推进吸纳外籍及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人员在学会任职。条件成熟的学会可设立对外联系服务机构、境外分支(代表)机构,加强与对口国际、国别(地区)科技组织的常态化交流合作。中国科协要推动在华发起成立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等国际科技组织,引导国际科技组织来华登记并设立总部,积极争取国际科技组织或分支机构来华设立秘书处。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支持我国科技工作者进入国际科技组织任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引领全球科技治理体系改革。
2.实施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工程
(4)深入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健全学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推进学会党委、办事机构基层党组织、分支机构党的工作小组三层学会党建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推动事业发展功能。完善学会依法依章治理机制,推进学会党委政治把关、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办事机构执行、分支机构协同的中国科技社团治理体系,完善学会分支机构管理机制,加强办事机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提升学会治理能力。中国科协建立领导机构成员直接联系全国学会制度,实现对全国学会联系指导全覆盖。
(5)深入实施中国特色一流学会专项。坚持以评促建,建立学会动态调整和更新机制,探索加强前沿新兴交叉等学科领域学会组织建设,完善对长期软弱涣散、不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学会的退出机制。丰富会员服务体系和服务产品,强化对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科技工作者、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等联系服务,扩大理事会中基层一线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比例。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学会会员认证、管理、服务平台。
3.实施地方科协改革提能工程
(6)建立地方科协协同工作机制。各级科协要推进党组建设,强化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构建完善中国科协顶层设计、省域统筹、市域中心、县域重点、各级学会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健全资源下沉赋能地方科协工作机制和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上级领导机构成员联系下一级科协的工作机制,指导下级科协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各级地方科协要加强与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金融、电信、供销、邮政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建共享基层工作阵地。
(7)全面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落实“三长”建“三会”、领“三队”,进驻“两中心”,践行“四服务”工作思路。拓宽“三长”工作覆盖面,广泛吸纳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的业务骨干以及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工作队成员、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基层模范人物、致富能手、创业带头人、优秀志愿者等进入基层科协领导机构。推动建好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领域的学术团体,搭建有效联系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平台。推动引领“三长”牵头建好各自领域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推动科协资源、科技资源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度融合,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注入强大科技动能。
4.实施基层组织赋能强基工程
(8)创新企业(园区)科协组织形式。中国科协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部门,以科技领军企业为重点,分级分类推进中央企业、地方国有大型企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等成立科协组织,探索面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及自由职业群体等建立科协组织,有效拓展联系服务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渠道。各级科协要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成立园区科协组织,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方式,建立企业科协联合体或园区企业科技联合组织,建设民营科技企业家联合体,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提升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发展的效能,优化企业科协组织成立的审批或备案程序,大力促进企业科协发展。
(9)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科协组织活力。中国科协联合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根据各类组织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创新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重点推进科协组织对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联系服务。中国科协研究修订《中国科协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分类明确高校(科研院所)科协赋能方式,推动高校院所科协积极发展学生科协、教师科协等团体会员以及个人会员,服务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投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立省级或跨区域高校(科研院所)科协联盟,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科协联合协作机制。
(10)提升农技协组织服务效能。中国科协联合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持续推进农技协组织建设和发展。不断优化完善农技协组织体系,推进成立地方农技协联合会。各级科协要推广“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建设经验,探索建立省级“科技小院”联盟,组织实施农技协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培养乡村科技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农民依靠科技振兴农业,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11)建立城乡社区科协(科普)组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完善城乡社区科普协会、科技志愿组织、社区书院、社区科普大学等组织载体和工作阵地。推进乡镇街道科协常态化开展“三长”工作,吸纳一批科技工作者进入科协基层组织的领导机构。注重发挥“三长”和科技志愿者的作用,推动建立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引导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进驻“两中心”,针对基层群众多样化科普和科技需求,精准开展科技为民志愿服务,增强科协组织服务城乡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提升的能力和实效。
(二)广泛汇聚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人才
1.实施科协系统党校引领工程
(12)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科协系统党校要聚焦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使命,重点面向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国情考察研修、培训座谈、学术交流、国际交流合作、科技志愿服务、高端科技智库等形式多样的联系服务活动,探索对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增进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打造中国科技会堂论坛等科协党校品牌,筑牢没有围墙的价值引领高地。
(13)建立完善党校工作体系。强化“一体两翼”系统联动,拓宽完善以中国科协党校为中心,全国学会分校、省级科协党校和老科协党校、女科协党校等特色党校为主体的科协系统党校体系,不断接长科协党校联系服务手臂。加强科协系统网上党校平台建设,形成科协系统党校资源共建共享的“中央厨房”,丰富完善适应科技工作者特点和需要的服务资源,健全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的党校工作机制。
2.实施科技人才典范工程
(14)实施表彰奖励提升计划。中国科协要不断提升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杰出工程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科技界的影响力,加强与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效衔接。规范科协系统科技表彰奖励活动,提升奖励活动质量水平,推动设立具有广泛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表彰奖励国际品牌,让更多优秀科技工作者从同行认可走向社会认可和国际认可。建立评审专家信誉记录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环境。注重发现培养和表彰奖励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科技人才。
(15)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发挥学术共同体第三方评价公正、客观的特点,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弘扬科学家精神,强调“德学双馨”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加强对人才科学精神、职业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考核。建设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科研仪器、工程技术等领域案例库,推动临床医生等群体典型案例评价导向。
(16)加大人才举荐力度。深入贯彻落实院士制度改革精神,提升作为两院院士候选人推荐(提名)渠道的效能,做好院士候选人后备队伍的挖掘、储备,进一步推动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学术性,维护纯洁性。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价作用,积极向国内外重要奖项、重大人才工程推荐人选。建立优秀拔尖人才发现、举荐机制。加大青年科技人才举荐力度,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
3.实施科技人才凝聚工程
(17)团结凝聚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大力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逐步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促进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建立“一体两翼”分层分类联系服务人才机制,推进科协组织与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密切思想联系,加强感情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聚焦青年科技人才群体特色,围绕交叉融合创新发展需求,走进地方、园区、高校、企业搭建即时交流平台,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
(18)团结凝聚卓越工程师人才。坚持“四个面向”,举荐表彰一批卓越工程师个人或团队,激励引领广大工程科技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探索工程师“托举工程”,助力青年工程师成长成才,推动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4.实施科技人才信息工程
(19)建设科技人才信息库。中国科协推动实施“组织+业务+人才”互为融通、动态拓展的人才库建设,统筹考虑人才库的顶层设计、系统架构、数据来源、动态更新、数据激活、精准使用,实现“库—平台—应用”一体推进、有机融合。科协系统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数字化转型提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
(20)建设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中国科协集成科协系统资源搭建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针对科技工作者成长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构建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平台。科协系统要依托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建设工作阵地,同时加强线下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将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务功能向线下延伸,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科协组织工作矩阵,提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效能。
(三)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科协干部队伍
(21)提升科协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各级科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科协干部选拔任用体系,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国科协支持学会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全国学会专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充分发挥“一体两翼”组织优势,注重选拔熟悉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情况、具有群众工作本领和经验的干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学会的科技工作者或管理人员与各级科协干部合理流动,推动科技群团干部持续交流对接、协同联动发展。
(22)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突出战略发展培养,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机制,充分运用教育培训、重大任务、轮岗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对在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优先考虑评优表彰、提拔重用、轮岗交流、培训学习,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发现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抓好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引领工作,多措并举促进专业技术岗位年轻干部成长。
(23)完善科协干部素质培养体系。建立分类分级分层科协干部和学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依托科协系统党校等学习平台,强化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升科协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好科协系统重大品牌活动资源,加强党的群团工作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专业知识教育培训,培养一支善于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各级科协组织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组织建设与本地区科协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区域、行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统筹协调落实。各级学会要结合本学科、本行业、本领域特点,将组织建设纳入事业发展规划,有序推动新发展阶段学会组织创新发展。
(二)加强规划实施的条件保障。加强规划实施与预算的衔接,鼓励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科协系统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活动等牵引机制,探索建立多元供给的支撑保障机制。开展对规划的解读和宣传,提升各级科协组织和所属学会以及基层组织负责人等科协干部对组织建设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估。把服务人才、赋能组织、锻炼队伍作为评价指标的重要内容,将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在各级科协组织和所属学会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中。中国科协要开展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部门绩效和干部评价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