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2023学术年会暨“科创中国 智惠吕梁”煤炭绿色开采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在山西吕梁院士专家港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坛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吕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中共柳林县委、柳林县人民政府、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承办,吕梁市能源局等单位协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何满潮,中国科学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赵阳升,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主席、日本工程院院士汪发武,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吴宏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吕梁转型发展顾问赵景礼等5位院士,中共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许光洪,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师王俊晖,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张吉雄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吕梁市能源局、科技局、工信局、市科协等市直单位和柳林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186位来自全国各地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理事及代表,以及132位吕梁各市县煤炭企业代表共318人参加了论坛。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杨晓杰主持。 何满潮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认真落实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建设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找准服务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积极贡献。他希望与会代表利用好本次论坛,充分交流,启发新思路,掌握新动态,发现新机遇,携手共进,开创未来。 许光洪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吕梁市科协要坚持党建引领,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助力区域发展。要依托吕梁特色优势资源,进一步服务企业研发技术、建立标准,延长产业链,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科技经济融合生态。促进创新联盟内各主体交流与协调的常态化、长效化,探索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运营新机制,打造“科创中国”样板间。 孙大军代表吕梁市委、市政府,向学术年会、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院士、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如何破解长期地下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之痛、安全之患,如何走出一条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是吕梁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在于科技的力量、在于创新驱动。本次煤炭绿色开采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为吕梁搭建了行业技术交流、推广应用的全新平台。希望各位院士专家持续关注吕梁、支持吕梁,助力吕梁高质量发展,助力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活动中,为荣获“新技术推广应用先进单位”的山西焦煤集团、山西鹏飞集团、广州大广高速公路公司等10家企业颁发证书。 本次高层论坛的学术报告呈现出五大亮点,第一是绿色开采、生态开采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110/N00工法;第二是滑坡相关的基础研究和灾害的应急管理;第三是滑坡灾害智能监测短临预报问题;第四是充填开采和环境保护;第五是废弃矿井储能反季节循环利用。 何满潮院士作了题为《材料创新与工程革命》的主旨报告;特邀报告是吴宏伟教授的《状态相关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及应用——如何避免边坡稳定性被误判》、王俊晖总师的《地质灾害-香港风险控制与管理经验》、张吉雄教授的《煤炭资源采选充+X 绿色开采方法》、陶志刚教授的《岩体灾变定律与应用——柳林地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王炯副教授的《无煤柱自成巷平衡开采理论及实践——吕梁市110 工法推广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在特邀新技术(110/N00工法)和(地质灾害)推广应用报告环节,山西焦煤集团、贵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辽宁铁法煤业(集团)、安徽皖北煤电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本溪钢铁集团矿业公司、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能源、工程领域企业代表作了相关新技术应用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通过协同创新建立矿业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的技术高地,打造“科创中国”煤炭地质产学融合品牌示范活动。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专家主力、学会主角”的工作机制,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
-
-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