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11日,由“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2年“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冬令营暨导师交流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副主席、“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乔守怡及8位委员、专家,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有关负责人,70余位2022年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导师及团队成员、280余名学生和志愿者参加活动。 施一公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生命科学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并起着关键作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英才计划”充分感悟生命科学的深邃与美妙,享受生命科学研究的体验,将来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本次冬令营活动涵盖“英才计划”介绍、学术报告、思维拓展、师生交流、朋辈交流、专家互动和导师培养经验交流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线上科学盛宴。 在学术报告环节,施一公院士、复旦大学王红艳教授、复旦大学王久存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樊亚芳副馆长依次为同学们作了精彩生动的主题报告,从不同方面带领同学们更深入地探索科学奥秘。 在思维拓展环节,吉林大学滕利荣教授、中山大学彭少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以及浙江大学杨万喜教授分别从生物制药、生态以及动物繁殖等方面为同学们设计并介绍了四道探索题目,开拓同学们科学视野,锻炼同学们研究思维,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同学们以小组形式依次展示了文献查阅与小组讨论的成果。专家对同学的成果展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详细指导,并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对生命科学的这份思考与热爱。专家们还就同学们在“英才计划”以及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活动中,杨万喜教授和同学们就与导师沟通交流、选题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三位“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往届优秀学生分别就自己参加“英才计划”的经历与收获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四川大学林宏辉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雪彪教授与导师们分享了多年来培养学生的经验做法,并着重分析了中学生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以及如何发挥中学生的特长,激发中学生的科学兴趣。全国管理办公室代表介绍了“英才计划”及导师的主要工作任务。 本次活动得到了导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大家认为,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英才计划”的目的和意义,对于规划未来一年的培养及激发生物学科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全国管理办公室和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培养工作的指导,为同学们组织更多精彩活动,助力学生培养。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陆宇豪 |
-
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