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腾冲科学家论坛——“国际前沿科学论坛”在云南省腾冲市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SC-CHINA)承办,以“前沿科学助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关注数字技术等国际前沿科学创新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交流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科学理念和创新思想,旨在推进与东盟国家在科研开放合作、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转化、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提供中国-东盟国际科学对话机制,应对全球性可持续发展共同挑战问题。 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袁亚湘院士主持论坛。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ISC-CHINA主席郭华东院士,国际生物联合会副主席、ISC-CHINA副主席康乐院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卸任主席、ISC-CHINA副主席成秋明院士,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沈政昌院士,国际材料研究会联合会卸任主席、ISC-CHINA副主席韩雅芳研究员,亚洲理工学院(AIT)环境、资源和发展学院院长Vilas Nitivattananon教授,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主席、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江原大学Daekyo Cheong等科学家出席论坛并作报告。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出席论坛并致辞。罗晖表示,中国科协愿与世界各国科技界深化交流合作,希望国际前沿科学论坛能以探索科学前沿、扩展认知边界为使命,探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重视前沿科学研究,不断拓展前沿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前沿科学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 郭华东院士以“构建数字丝路”为题,介绍了数字丝绸之路国际计划。该计划对照联合国六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科学报告,未来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持续推进全球数据共享,尤其注重与泰国及东盟国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康乐院士以“微生物组与病虫害防治”为题,强调了微生物组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健康、能源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微生物组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作用。希望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能携起手来,共同投身到这一前景广阔的交叉性前沿研究中来。 Vilas Nitivattananon教授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题,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通过泰国区域发展的实际经验,系统讲述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整合式评估方式。 韩雅芳研究员以“发展储能新材料,保障能源安全” 为题,在分析当前储能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新一代储能材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望,探索如何与全球科学家齐心协力,为实现2030年“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Daekyo Cheong教授以“2024 年国际地质大会的进展与韩国釜山的可持续发展”为题,围绕2024年韩国釜山地质大会的举办,从地质科学、全球气候变化、新系统学技术、教育和政策可持续发展四个主题出发,增强公众对地质科学的了解。 成秋明院士以“数据驱动地学创新 科技保障可持续发展”为题,鼓励地质科学家展开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式推动地学研究的转型,实现联盟成员国组织的内部共享,实现开放科学、增进人类福祉。 郭华东院士在会议总结时表示,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综合性、面向未来的论坛,ISC-CHINA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国科学家在ISC系统发挥作用,为世界学术繁荣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云南省保山市委书记杨军,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宋光兴出席并致辞。云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刚出席论坛。来自国际科技组织、全国学会及科技企业的代表以线下线上方式参加了此次论坛。 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ISC)是汇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全球最大非政府国际科技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SC-CHINA)是为履行中国科协作为ISC组织会员的职责,更好地协调和发挥国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作用而成立的协调机构,任务是组织、协调和推动国内科学界参与和开展与ISC相关的活动,促进与ISC相关组织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ISC-CHINA秘书处)供稿 责任编辑:刘冰心 |
-
11-29
-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