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浙江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出席启动仪式。浙江省以湖州市、杭州市萧山区为基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统筹开展公共场馆科普化工作,成为全国首批开展试点工作之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活动”。今年8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在湖州调研时提出,要充分发挥公共场馆科普功能。 公共场所科普化是推动体育、文化、卫生等的公共设施和“一堂两中心”等基层文化场馆增加科普元素,增强科普功能,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活动,实现科普化的重要举措。浙江湖州作为全国“公共场馆科普化工程”的唯一试点市,以公共场馆科普标准建设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先行先试、示范推进,全面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公共场馆科普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经验。 近年来,浙江湖州等地致力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紧跟社会热点和民生需求,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绿色低碳生活、心理健康等科普行动,成功创建“院士科普基地”4家,建成省级以上科普基地37家、“群众家门口”的科普场馆131家,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3%,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浙江湖州等地将牢固树立大科普的理念,以公共场馆资源为依托,统筹各类公共场馆建设和合理布局,坚持“资源共享、协作沟通、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构建定位清晰、运行有序、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科普共建新模式,用科普讲好美丽中国故事,力争通过3-4年努力,全面实现公共场馆科普化建设,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场馆科普基地矩阵,有效提升全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构建新时代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 |
-
11-29
-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