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学会、蒲江县人民政府承办,各省市气象局、气象学会、教育厅、团委、科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20所相关高校协办的第十三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举行。启动仪式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洪江主持。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任于玉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周激流、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金星、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陈忠明、蒲江县人民政府县长赵钢相关单位负责人及20余所高校的团委和相关人员、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参加启动仪式。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以“服务基层、振兴乡村”为主题,赵钢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作为全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在工作中深切感受到,正是有气象科技的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水平的提升,才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是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周激流在讲话中指出,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发起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已成为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国民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具有代表性和全国影响力的高校志愿者文化品牌活动。他希望广大志愿者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实践中扎根祖国大地,在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的广阔舞台上,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如何有效提高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气象防灾抗灾意识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于玉斌指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需求有效契合。他希望该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宣传方法,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传播综合防灾减灾理念,促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表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作为中国气象局聚力打造的科普品牌活动,让更多基层群众增强了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提升了他们的应急避险能力,让社会各界感受科技魅力,共享气象科技发展成果,为推动打通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共有全国21所高校参与,组建了80个团队。启动仪式之后,将有800多名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奔赴全国各地,他们将进入学校、社区、厂矿、乡村,通过知识讲座、图片展、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开展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宣教活动,让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贴近百姓需求、走进百姓生活。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气象科普活动融合了气象、教育、志愿者、科普等诸多元素,已经成为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国民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具有代表性和全国影响力的高校志愿者文化品牌活动。 启动仪式后,与会嘉宾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在明月村进行气象防灾减灾户外宣传。 中国气象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
-
-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