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建会40周年之际,2021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年会在北京开幕。 本届年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北京、南京主分会场联动的方式开展。年会以“科创有我筑梦未来”为主题,汇聚科技界与教育界的智慧和力量,围绕“科创筑梦”平台发展,结合“双减”政策下科技教育新发展新机遇,推进校内外科技教育融合发展,共同探讨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武向平为2020年、2021年获得“高级科技辅导员”专业认证的代表颁发荣誉证书。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张振威为“第一届全国科创项目式学习方案征集活动”的一等奖获奖者代表颁奖。 开幕式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和武向平理事长分别以《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大国强师》和《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科普和科技教育》为题,同与会者和在线观众分享科技教育领域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 任友群表示,建国70多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当今,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科技竞争、“双减”落实、专业化程度欠缺、信息素养不够等多种内外部的挑战。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对于未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任友群建议,一是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统筹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二是着力培养教师科学素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用好各类科普资源,提升学校科学教育质量。校内方面,开展青少年科技运动会、科技节、科学营等科学教育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具研发与创新,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校外方面,利用特色乡土资源,对教师进行特色化培训;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开展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提升师生科学素养。 在中国青少年辅导协会建会40周年之际,武向平向奋斗在一线的青少年科技教师致以崇高敬意!武向平在主旨报告中通过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实践活动剖析了两者的异同。他指出,青少年是两者的交集,也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服务对象。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人才培养和守护青少年好奇心的殷切嘱托,发挥覆盖范围广、科技辅导员大群体的优势,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积极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本届年会通过新华网直播,共254.3万观众在线观看开幕式。 年会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和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新华网和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协办。年会期间,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论坛也将同期在线上举办,5个专题论坛邀请多位知名专家,通过交流分享、探讨思辨,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和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年会特别举办线上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40周年展览。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供稿 责任编辑:陆宇豪 |
-
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