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乡村振兴 志愿有我”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修文野猴肴生态农业科普兴农分队系列活动在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举行。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巡视员、机关党委副书记郑传楼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修文县野候肴生态农业科技兴农分队队长、贵州野候肴生态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吉燕,广州江南市场菲逸般供应链公司采购代表彭浩鑫,贵州首杨采购代表王其彬,贵州华香融和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著勤,中国品牌CIS策划实战第一人、华香融和商学院院长王传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李银波,修文县农学会副理事长,六屯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六屯镇都堡村支两委,新闻媒体单位,相关企业负责人,志愿服务队专家组及都堡村农业种植户等参加。活动由志愿服务分队副队长陈骊龙主持。 活动现场,贵州有机学会会长吴启进、巴斯夫技术代表赵建亮、中瀚中医农业技术代表杨小林、贵州康养食材倡导发起人杨东鸿分别对生态农业、生物农药及植物健康技术的作用和用途、现代农业向中医农业的转换及作用、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与未来农业的发展及变革趋势进行讲解。 吉燕介绍,通过科技普及和讲解,帮助老百姓从以前乱种乱用投入品的种植观念转变为科学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没有农残的健康农产品,让他们有市场化的意识,使产品产生溢价。近年来,都堡村猕猴桃种植户按照野猴肴联合公司技术生产方案进行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管理,生产“野猴肴”品牌的产品,猕猴桃产量稳步提升。 王传璐以品牌营销思维,对野猴肴产业品牌、文化体系、品牌盈利、人才体系创建等进行剖析。王传璐表示,产业振兴一定要和文化振兴相交合在一起,产业的品牌必须注入文化,要学会讲故事,营销就是讲故事,让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结合乡村资源禀赋探索适宜自身条件的品牌之路,提高乡村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村增收效率。 郑传楼指出,要为中华民族复兴担当使命,乡村振兴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要打赢这一场硬仗,就要树立文化、政治、科技、生态和发展自信。 当天,吉燕带领志愿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对猕猴桃生产基地、韭菜基地、茶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专家们与基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种植户进行交流,了解乡村振兴示范村都堡村的基本建设情况和技术需求等,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了种植户生产中的难题。吉燕表示,未来的发展方向要以猕猴桃为主体打造一村一品,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其他农业产业生产健康安全生态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做订单农业,带动乡村振兴。 该活动由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修文县野候肴生态农业科普兴农分队主办,贵州有机农业协会、贵州华香融和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神仙龙哥(网红书记)心学电商集团、贵州菌王府观光园、贵州全广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农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
-
10-19
-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