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地质学会第一期天然富硒土地申报培训班在浙江嘉兴举办。本次培训班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中国地质学会主办,浙江省地质学会协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朱立新,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副主任吴爱民,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马岩及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陈远景,嘉兴市副市长沈晓红等参加开班仪式。 朱立新表示,富硒土地是地球演化形成的重要自然资源,中国地质学会会同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编制《天然富硒土地认定和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中国地质学会关于开展2020年度第一批天然富硒土地申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天然富硒土地认定和授牌工作,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分批次开展相关工作。他希望,全体学员能在本次培训中学有所获,共同为天然富硒土地开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吴爱民表示,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利用富硒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建立富硒地块与富硒农作物信息档案,提出富硒农业基地建设建议,为赣南地区、乌蒙山区等脱贫攻坚地区以及湖北、浙江、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发展富硒产业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在支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服务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地质工作先行性和基础性作用。 本次培训聚焦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天然富硒土地开发利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邀请来自相关研究院所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浙江、广东、陕西安康等天然富硒土地产业有丰富实践与产业建设经验的专家,详细讲解天然富硒土地划定规范、工作实践经验、开发运营等内容。共有来自全国各省级地质学会,各省、区、市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地质调查队伍等相关单位的约200名代表参加培训。 中国地质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于力晗 |
科协要闻
图片要闻
-
09-28
-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