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相关规定措施,深入持续推动工作落实。 2019年延安市、榆林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8.1%、8.8%。一是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坚强有力。根据市县乡村特点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基层科协组织机构,保证科普工作不断层。特别是榆林市将科协组织延伸到村组和社区,建立了3-5人的村组(社区)科普协会,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担任主席,为科普进入村组、走进社区提供了保证。二是农业专家服务站辐射带动作用发挥较好。延安市依托农业专家服务站,广泛开展产业技术示范培训,举办技术培训活动2260场次,培训农民15.3万人次,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榆林市在抓好14家省级农业专家服务站建设的基础上,又新建6家市级专家服务站,下拨奖补资金18万元,有力推广了新技术、新成果。三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开展经常。延安市将科技志愿服务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建立28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达1408人次,累计服务群众达10万余人。榆林市榆阳区组建志愿服务队593支,志愿者总人数达6.3万余人,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科技普及等文明实践活动1500余场,服务时长达3000余小时。四是“三长”改革迈出新步伐。结合换届选举,将“三长”有计划的充实纳入科协班子,推动科协组织向学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和农村延伸;组织动员“三长”并以此带动一线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普惠创新的科普活动,特别是针对今年疫情实际,部分县乡建立线上“三长”及科技工作者与公众的交流互动平台,保证了服务资源下沉和精准落地。 5月6-10日,陕西省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丁德科、二级巡视员曹文举一行前往延安市、榆林市,就《纲要》实施情况开展工作调研。调研期间,陕西省科协调研组现场察看了清涧红枣试验示范站、山茆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佳县王宁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黄维蕾小学校园科技馆、安塞畔坡山设施水果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专家服务站、榆阳区新明楼街道三官会社区、镇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场所,与延安市、榆林市科协和11个县(区)科协负责人以及延安大学、榆林学院有关人员座谈,组织专家质询并论证通过了在延安大学建立“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农村)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对各级科协采取灵活方法做实基层科普工作、通过有力措施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做法和成效给予赞赏肯定。同时指出,全省各级科协应从切实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紧盯关键事情抓住重点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经费落实,聚集吸纳“三长”和专家型创业型人才及优秀科技工作者进入班子,深入研究基层科普现实问题,建设“主分结合、动静结合、注重体验”的科技场馆,依托现有条件规范化建设“农技传播学校(中心)”,建好用好农业专家服务站,建立稳定成体系的科普信息员队伍,增进机构融合、服务融合和媒体融合等方面深入抓好工作落实,切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地生根,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搞好农业专家服务站建设和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全力完成“十三五”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任务。 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柯昌万、市科协主席闫锡林,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博、市科协主席薛占山陪同调研,省科协科普部和延安市、榆林市相关县(区)人员参加调研活动。延安大学副校长杨伟宏、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乃定、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党兴华和省科协宣调部有关人员参加“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论证。(编辑:贾云萍) 陕西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 |
-
-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