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帮扶村全面消除视觉贫困,彻底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金秋9月,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少数民族科普宣传队深入平秋镇岑巩村,宣传队员身体力行,积极带动群众参与,扎实推进全面消除视觉贫困工作,获广大群众点赞。 锦屏县少数民族科普宣传队与村两委、村前沿指挥部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村组干和村前沿指挥部工作会、原籍干部大走访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利用村务公开栏、村村通广播定期宣传消除视觉贫困工作,县科普宣传队员、结对帮扶干部,通过“三个一”、“三齐”、“三美”和“三净”身体力行、示范带动,引导并讲清全面消除视觉贫困工作具体“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问题。建立问题重点户个性台帐,及时安排结对帮扶干部、原籍干部有针对性入户走访,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循环宣传,宣传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宣传建国70周年农村大变化,以滴水穿石的耐心做通问题群众的思想工作,把帮扶村村支两委、原籍干部、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上来,力争收到“党委政府有号召,干部群众有行动”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县科协围绕消除视觉贫困、脱贫攻坚、消防安全和科普宣传工作,累计组织召开环境整治暨感党恩院坝会议2次,专题会15次,走访(含电话联系宣传)103户近1100人次,实现宣传政策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 县科协少数民族科普宣传工作队聚焦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五通五有”标准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文件精神,扶贫先扶志,大力宣讲“身边人身边事”典型事迹,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帮助群众除去弃传统思想惰性,树立“我脱贫我光荣”、共建共享光荣的思维,引导广大群众全程参与消除“视觉贫困”工作。结合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透风漏雨、“三改”、排污、停车场建设工程实施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全面清除农村废房烂屋,解决群众住房改造“迁新不拆旧”、危房改造“建新不拆旧”等问题;全面清除农村道路两侧、公共地段修建的圈舍和旱厕,消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历史遗留难题;全面治理村内建筑材料乱放、垃圾乱倒、柴草畜粪乱堆、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杂草丛生等乱象,解决道路通畅、还路于民的问题;引导广大群众关注个人、户内卫生,改变住房脏生活用品乱陋习。 据统计,组织帮扶干部(含原籍干部)32人次,村组干和群众190人次,全村共拆除废房烂屋1栋,废弃猪牛圈8个,旱厕2个,清扫道路2.6公里。恢复好地块,则鼓励群众动手,或者锯好码齐堆柴火、或栽树种花,美化家园,全村“视觉贫困”效果正稳中向好改善。 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大数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根据帮扶村自治原则,协助岑巩村“两委”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广泛开展尊重村民主体地位,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及时修改好村规民约,民管民治,照章办事,做好政策执行人、做好致富带头人、做好群众贴心人,护好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进一步提升村民群众对村“两委”的认可度和凝聚力。同时,建立家庭卫生评比榜,定期组织由村组干、党员村民代表入户检查评比,并表彰鼓励。按照谁积极,支持谁原则,在项目资助申报、表彰推荐上优先。县科协、岑巩村组织群众召开环境整治暨感党恩院坝会议,采取抢答形式宣传脱攻坚好贫政策、科普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比赛现场气氛活跃而紧张,答对有奖品,此次抢答赛共组织科普宣传员5人次,出动科普大篷车1辆,悬挂宣传横幅1条,发放洗衣粉20袋、洗洁精10瓶、肥皂10个、香皂10个等奖品。得到群众认可,特别贫困群众主动参与到消除视觉贫困工作中来,真正收到了“讲政策、感党恩、改陋习、爱卫生”的实效,为消除视觉贫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龙立金 龙昭汀) 贵州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赵颖 |
-
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