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近来,打开收音机,经常会听到这两句话。这便是上海市科协联合第一财经广播为纪念“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30周年”推出的特别节目——《科技精英微评书》。 一方醒木天下惊,一人谈笑万人听。评书曾让很多声音,很多作品成为了几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当评书与科技,传统艺术与前沿学术,这些看似毫无相关的元素碰撞在一起,是否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别样的火花?最近热播的《科技精英微评书》系列节目或许已经给出了一个理想的答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委对人才工作的要求,积极营造举荐发现科技人才、宣传表彰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上海市科协积极回应科技界呼声,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于1989年启动了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工作,由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支持。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6届,从中已走出67位院士。 作为纪念科技精英评选活动30周年的宣传载体之一,《科技精英微评书》开创性地将传统评书表演与现代科研故事的有机融合,形成了风格独特,深受群众欢迎的全新曲艺表演形式。节目以科技人才相关内容为核心,每期主打一位入选“上海市科技精英及提名奖”获得者的爱国奋斗事迹,以评书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环环相扣的故事结构,将一位位科技精英的心路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现在广大听众面前。 《科技精英微评书》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济南市曲艺团副书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济南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山东评词传承人——刘娟女士播讲。作为现今活跃在全国评书曲艺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刘娟以其“饱满、坚实、严谨、挺拔”的表演风格广受听众喜爱。 有听众表示《科技精英微评书》突破了传统曲艺和现代新题材的局限,别出心裁地把科学家的事迹用评书进行了演绎,是传统+现代的新融合典范。更有听众认为:“应该多些这样的节目,科学家是国家栋梁,是正能量的体现。”从听众留言中可以发现,关注《科技精英微评书》的年轻群体正在快速增加,而在播出形式上,《科技精英微评书》也充分考虑到了目前主流受众喜好快节奏栏目的需求,将每集的播讲时间设定为8分钟,每月播放4集,听众也可以在阿基米德APP平台上不限时间和空间地收听直播或回听。 这些创新尝试让《科技精英微评书》具备了强大的吸引力,不少听众表示通过节目进一步了解了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活动的重要性。更让他们了解科技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之学”,科学家也不是“隐于殿堂不出世”的老学究,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的很多研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艺术让科技更有温度。可以说《科技精英微评书》的推出不但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内容的绝妙融合,更充分体现了普及科学,热爱科技的节目宗旨。(编辑:葛繁丽) 上海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