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10.15

工程塑造绿色未来。在“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主论坛二:绿色工程发展”上,WFEO前任主席、论坛主持人马琳·坎加表示,工程界应主动担当“绿色转型推动者”的角色,以创新技术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共同构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合作网络。
王金南:绿色设计是提高工程可持续性的“源头性工具”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在主题为《建立绿色设计制度 推动工程绿色管理》的主旨报告中表示,要想实现“工程塑造绿色未来”这个目标,前提条件是建造的工程必须是绿色的。假如工程不是绿色的,造得越多,对未来的损害就越大。
重大工程项目是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工程投资额大、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程度高、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耗用资源量大,且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等特点。长期以来,重大工程项目注重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等与业主切身利益相关的管理,缺乏对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气候影响、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评估,缺乏对整个项目的绿色顶层设计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
工程绿色管理面临气候变化、适配贸易新规、全球治理体系的困境,以及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等挑战。绿色设计是提高工程可持续性的“源头性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绿色组织(WGDO)呼吁加快建立绿色设计制度,推动绿色工程管理,实现可持续工程。WGDO关于绿色设计的定义是:以实现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以政府决策和管理、部门与产业、产品与材料、基础设施以及终端处置回收等为设计对象,运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自然解决方法、绿色绩效指标及现代Al等方法工具,实现决策管理—生产工艺—产品寿命—最终处置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健康风险等最小化的各种创新活动及其制度安排。
工程项目的绿色管理方法包括绿色规划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节能减排的足迹管理、碳足迹管理和工程可持续性评估。绿色工程与可持续工程的标准包括:低消耗、低排放、低风险、高效益、高碳汇、高循环。以北京的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为例,机场在选址过程中,在国内首次组织开展了“绿色选址专题研究”。2009年,通过对位置、运行、设施等多个条件为标准的比选,最终运行环境最优的大兴南各庄场址胜出。大兴机场在设计方面有很多创新。普通机场的跑道一般是平行跑道,大兴机场采用的是“三纵一横”、中国首创的带有侧向跑道的全向跑道构型。据仿真模拟推算,全向跑道构型相较全平行构型全年可节约燃油消耗约1.85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88万吨。机场的航站楼内60%的区域可以实现天然采光,据推算,比同等规模的机场航站楼能耗降低2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同时,“海绵机场”的设计可以把降雨储存起来。这个工程最后做到了“4个百分百”,即:全场绿色建筑100%、垃圾无害处理100%、除冰液100%回收利用、通用车辆清洁能源车比例为100%。这是中国在重大工程绿色设计方面的典范。
柯宇亘:脱碳尚未真正发生但有可能
WFEO杰出会士、原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长柯宇亘在题为《脱碳与循环经济》的主旨报告中指出,自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近200个缔约方国家决定脱碳至今,从全球角度看,脱碳并没有真正发生。但他本人仍相信脱碳是可能的。想要脱碳就需要更多的电力,最终人类对于电量的需求会大幅度上升,这是非常明显的未来趋势。随着人们对电量需求的增加,可能需要大量的金属用于风电、太阳能等,同时还会带来环境的退化、社会和生态的不公,以及污染和废弃物。这些与脱碳相关的,包括追求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可能会与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冲突,因此,在柯宇亘看来,虽然脱碳是好事,但是人们一定要作出努力才能确保它是利大于弊的。循环经济代表的不只是人类的一个想法或一个趋势,而是人类生存的必须。
徐政和:大型、安全的换电科技尚需探索
电池都有寿命,普通乘用电动车电池的寿命是10到15年,商用电动车电池的寿命是5到8年,这些电池到期将退役。废旧电池热稳定性差,易燃易爆,安全存放难。重金属、有毒有机组分含量高。人们如果把它们丢弃在地上,它们会污染土壤;如果把它们扔到水里,它们又会污染水源,因此,对退役废旧电池的处理是一个很大的环境问题。2022年12月,Redwood Materials公司曾表示,将斥资35亿美元建造电池回收工厂,目标是颠覆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2023年,该公司回收了10GWh的锂电池,其中含有44000吨的材料,回收的资源足够制造10万辆特斯拉车的电池。
此次会议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徐政和在题为《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的进展与挑战》的主旨报告中,介绍了动力电池回收的全球背景、产业技术工艺、最新研究进展等,并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指出,我们需要大型、安全的换电科技,在电池排电之后,对之进行安全的破碎和拆解。这很不容易,尚需探索,整个回收过程还没有标准化,也非常不高效。目前的分离能做到的只是物理分离,把铁、铝、铜等元素从废旧电池中分离出来;未来可以使用AI对电池材料进行分离,但人们仍需要安全地解决废旧电池的剩余能量问题。
崔占峰:AI能够帮助降低前沿疗法成本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崔占峰在题为《先进治疗药品的生物制造与人工智能》的主旨报告中介绍,所谓生物制造,就是使用活体生物及细菌、细胞、酵母、真菌等生物组分,大规模生产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用基于活体细胞的前沿疗法药物来治疗人类疾病有3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组织工程,即在人体之外,以工业级的水平生产、制造人体器官;第二种是细胞疗法或干细胞疗法;第三种是基因治疗。目前,包括CAR-T治疗在内的前沿疗法药物(ATMPs)治疗由于研发验证,监管获批等很多成本,还非常昂贵,为了造福更多病人,需要降低成本。收集分散的生物数据、汇集相关专家的经验至关重要。这方面,AI能够帮助人类。
来源: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