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2.08
11月30日,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气象局、延庆区政府支持,北京减灾协会和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专业智库基地主办的首都圈巨灾应对发展论坛暨首届北京延庆冰雪经济发展论坛在延庆举办。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减灾协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延庆区委有关负责人致辞。
论坛以“气候变化背景下首都圈巨灾应对”和“创新发展冰雪经济”为主题,聚焦首都圈应对巨灾的新理念、新方法和冰雪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邀请中国工程院、应急管理部、北京市地质矿产勘察院、国家气象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作报告,探讨如何提高巨灾应对能力、减少灾害风险,如何发挥冰雪资源的优势,推动冰雪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在论坛报告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就山洪-地质灾害与地形的作用,极端暴雨系统水汽、能量特征判识,北京地区暴雨特征分析,亚洲水塔西风与季风能量源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应急管理部主任郭桂祯通过对23·7强降雨复盘,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洪涝灾害情况,提出了在京津冀地区建立健全灾害风险预警体系、强化遥感应急监测技术应用、加强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和完善应急响应联运机制,落实“大应急”理念等建议;北京市地质矿产勘察院南赟结合23·7强降雨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总结了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御应对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协同联动及数据融合能力、提升抵御地质灾害韧性等建议;国家气象中心谌芸阐述了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的重要性,提出天气预报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复盘“23·7”华北极端暴雨的预报服务情况,并就目前台风、暴雨、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关键技术研发及系统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阐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郝宇通过介绍中国冰雪经济发展现状及后冬奥时代冰雪消费市场、冰雪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结合国外成功的冰雪经济案例,阐述了冰雪经济与双碳目标结合理念,提出政策支持和目标导向、行业标准和规范、技术创新、具体行动方案等建议;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研究员陈明轩通过介绍冬奥会高精度天气预报技术,结合全要素多源数据融合,介绍了复杂山地风和温度预报技术应用,阐述了高精度天气预报技术在国家重大活动保障、应对自然灾害、冰雪产业配套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和风光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趋利和避害两个方面的拓展应用。
在论坛讨论阶段,专家分别对首都圈巨灾应对和冰雪经济发展提出了有关建议。中国气象局预报员联盟、北京市延庆区政府、北京市规划自然委、北京市气象台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减灾领域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北京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